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

電影「告白」--瘋狂和正常,其實只有一線之隔







看完電影以後,我震攝至極,不僅是因為演員演技精湛,畫面唯美

更是因為那種步步進逼,一步一步把人推向瘋狂和毀滅的敘事技巧

這個故事的每一個人,所做的一切細究起來都是情有可原的

不管是痛失在女的女老師、渴望得到母愛的少年A,希望得到認可的少年B。

甚至跟著起哄的同學,熱血的教師寺原,還有希望冷眼旁觀卻被捲入的美月。

或是溺愛孩子的媽媽。

每一個人的歪曲看起來都只有一點點,就連看起來最冷血的少年A

在我眼中看來僅僅是不懂世事,過於天直,不知道剝奪別人的人生是什麼樣殘酷的事情。

但把這些加起來,卻讓整個故事走向悲劇的結局。

一幕接著一幕,我慢慢的覺得喘不過氣來,一直到了出了電影院。

我還在思考著,人心居然會如此脆弱。

曾經受過傷的心學會的不是體諒,而是想藉由剝奪起他人的幸福,讓自己的傷口不會那麼痛

。但這個樣子真得最後會好受嗎?只是造成更大的傷害和痛苦而已,至少這個故事是如此。

不管是作者還是導演,都沒有讓這個故事有個HAPPY ENDING。

但正是這個樣子,才讓整部電影有更大的思考空間。

我們需要怎麼樣的教育,才能讓青少年們知道同理他人。

看完電影以後,我還是克制不了去買了書回來看

發現其中的心理描寫,更勝電影。

但不管是書還是電影,都讓我覺得十分精彩。

都是挑戰人性黑暗面,讓我們直視人類本性殘酷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